住房高自有率的結構下,房價轉趨「M型化」

【文/范世華】
  總是會有這樣的故事情節,偶爾會在我們的周圍發生,當一個人在歷經過大災大難之後,原本數十年生命經驗所執著的人生觀,就會在突然之間整個完全的改變!於是我們也就會經常聽到許多「某某人現在終於想開了~」之類的人生種種經驗啟發。
或許是因為日本受到了強震及海嘯的嚴重侵襲,間接也觸發了位處於鄰近在同一區域的我們,許多人開始對於生命和生活的態度,有了重大的改觀。按理說,老人家鼓勵下一代購屋置產都來不及了,但是最近我卻竟然聽到有老人家,反倒勸說叫自己的兒子將房子給賣了!

■ 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地產觀念,孕育台灣住房高自有率之局勢

  長久下來中國人習以為常的購屋置產態度,所謂「有土斯有財」的觀念,都是隨著長一輩的教養觀念,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我們現處的這個世代,老一輩的人家所經歷的奮鬥過程都是嘗盡了苦難和煎熬,靠著一點一滴的努力和辛苦的累積,其一生的目標多半也都是為了拼得一棟房子,一定得靠購買房地產,才算是真正擁有財富,並得以傳承子孫。而在這個世代的社會中堅份子,普遍也都被教育著一種觀念,千萬不可以輕易變賣房子,否則就是一種「破產敗德」的行為。

  正因為國人對於財產觀念的基因,在經濟成長環境與社會整體共同的意念之下,「購產積極」與「售產消極」的氛圍,形成了台灣住房環境高達近九成的自有率,這就等於是台灣平均每十個人就會有九個人,若非個人已擁有房子、就是同一戶的親屬已經擁有了房子。

■ 扭轉購屋置產的結構性變化,社會需接受新的資產替代商品與觀念

  而高住房自有率可能代表著房地產的所有權社會結構,多數的房地產普遍皆為年齡較長者所持有,但是老一輩的人都已經擁有了房地產,並不表示中間世代或是新一世代的年輕人就沒有置產的需求和購屋夢。

  要扭轉中國人固執於買屋置產的基因觀念能有所改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在新聞資訊發展迅速以及頻繁交流接觸的國際觀與教育影響之下,隨著金融商品的種類多樣化,資產保值的替代性商品標的及選擇性更多,置產的形式開始有了新的改觀,當「不敢買房子」的人和「不捨賣房子」的人都「想開了」,原本社會全面性的保守地產觀念,只要其中一小部份的比例有了改觀,變賣房產也有可能成為一種開放的新理念,而置產不一定非得要買房子,房地產的市場即有可能會產生非常龐大的影響和變化!

■ 真實住房動機之需求,決定未來房價趨勢的結構性變化

  在當前「奢侈稅」的議題與市場觀望濃厚的氣氛之下,房地產市場的成交量一下子不見了,可是當這種非經濟性因素的問題所影響的結果告一段落之後,回到市場的經濟面,原本需求的量終究還是會補回來。

  由於老一輩的長者在匱乏的時代背景中成長過來,對於購屋的動機純粹是使用需求,只期望最單純的「有就好了」;但是年輕新世代的族群,對於購屋的動機,因為至少已經有父母親的房子可以住了,不用擔心「沒有」的問題,所以如果要買,就一定會要求「好的」!
於是在房地產市場持續維持在一個高自有率的情況當中,經過「打房」議題沉澱過後的需求回來之後,抺去了政治和投機性問題,真正的住房動機對於整體房價結構性的改變,價格的決定將會由「供、需」轉為「質、量」的變化,「不好的」房子會被賣出來、「好的」大家又都想要買!未來恐將難再有所謂的「市場均價」,也就是即使在同一個區位的房地產價格,極有可能會出現天差和地遠的情形,而區域性平均單價的統計性數據,也將無法做為購屋和買屋參考價格的決定標準,房地產價格的「M型化」也即將成為一個常態趨勢。

【本文作者為網路地產王資深顧問】

Orignal From: 住房高自有率的結構下,房價轉趨「M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