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縣政府由城鄉發展局整合縣府團隊10個單位,為了讓有豐富歷史的新莊老街周邊重拾往日風華,進行一個為期5年的「新莊廟街園區改造計畫」,希望透過縣府團隊的努力,一起讓美麗優質的新莊更有看頭,也更值得遊憩。
新莊老街周邊的31項計畫共分為短期、中期及長期3個階段,短期預計在民國99年底完成22項計畫,目前已完成11項計畫,中期預計於民國100年至101年完成5項計畫,長期預計於民國102年起逐步完成4項計畫,透過硬體建設及軟體策略雙管齊下,達到活化、串聯、懷舊與友善空間改造等4大面向,以打造「新興新莊─健康悠遊樂活城」。
縣府城鄉發展局代理局長陳耀東說,新莊廟街園區改造計畫以新莊路、新莊路214巷至利濟街十字軸帶為中心,陸續啟動周邊改造計畫,形成40公頃的新莊廟街園區。縣府團隊共同完成的計畫包括新莊老街深度文化之旅、新莊堤防利濟街口橫移門工程及利濟街高灘地停車場等10項,推動中的則有新莊路214巷至利濟街人行空間改善工程、碧江街散步綠廊改造方案與新莊廟街騎牌樓復舊(示範戶)改造工程等多項計畫,期能提供舒適、便利的生活空間,並帶動地方產業及文化活動。
新莊是很有特色的老街,因為每走幾步路就可以見到一座廟宇,所以有「廟街」之稱,像是民眾信仰的福佑宮前方,在清朝時期有個渡口,是民眾交通往返和貨物運輸的重要港口,也因此舟楫頻繁,早年有「一府、二鹿、三新莊」的說法,發展比艋舺還早,只是後來港口淤積、船貨變少,再加上大臺北防洪計畫興築了堤防,因而遮去民眾與淡水河親密的接觸,最近由水利局主導的橫移門工程已經在99年3月落成,可以說是「再打開媽祖望河的視野」,有著歷史的意義,未來此處還要重新塑造碼頭,回復當年風帆雲集的樣貌。
除了利濟街的橫移門等計畫,包括在「新莊5年計畫」的內容,多以人為本,做出友善、舒適與綠活的空間。以下選擇了幾項重點做闡述:
友善‧舒適的步行空間—中正路道路及人行道復舊工程
捷運新莊線的通車、新莊廟街園區的推動與中港大排健康廊道計畫,使中正路成為銜接兩大重點計畫的樞紐,且中正路周邊的恆毅中學與新莊國中學生上、下課的顛峰時間,提高了中正路道路及人行道的使用率,在復舊工程完成及植栽規劃完成後將使地區民眾及學生享有友善、舒適的步行空間。這個工程預計民國99年底就可完工。
典藏歷史與文化•碧江風華再現—碧江街散步綠廊改造方案
碧江街與新莊路同為新莊早期發展聚落內主要道路,相較於新莊路的商業街道,碧江街則為緊鄰大漢溪的水岸第一排,街道內有許多具有歷史性的文物、廟宇與老樹,而透過改造將形塑出廟前廣場、增加公園綠地與植栽、改善街道品質,使民眾能更貼近碧江街之歷史文化,享受綠意盎然的街道。工程預計民國101年完工。
都市健康綠廊道•串聯水岸與生活—新莊路214巷至利濟街人行空間改善工程
新莊的「都市更新」推動地區位於市中心,涵蓋新莊廟街、新莊體育場與中港大排等據點,具有發揚歷史文化、休閒活動生態社區的潛力,未來將可引導捷運站到新莊的民眾進入新莊廟街至利濟街橫移門,帶動廟街的商機,同時也活絡民眾欣賞堤外景觀的動線。
復興新莊舊碼頭‧打通藍色新公路—新莊碼頭規劃
國際社會的綠色意識注入臺灣,縣府同時也響應此股清流,積極推動、形塑綠色都會,其中一環即為打造出清新河川,讓民眾能貼近藍色的溪流,並完成藍色公路的理想,使民眾能優遊於乾淨的溪流上。
早期的大漢溪臨新莊街,曾經有許多舟楫往返,但隨著時間的變遷,過去繁華的碼頭已消失,隨著縣府團隊大力推動綠色城市及水岸城市,將使新莊碼頭有復興的契機,亦將帶動新莊廟街地區新的水岸商機與生活型態,再透過新莊廟街園區改造計畫串聯水岸、商圈與中港綠花園。
蘇主任房訊網: 新莊廟街五年改造計畫 www.0968797090.com.tw